
本科的課程旨在協助學生保持健康的個人發展,成為充滿自信,理性和富責任感的公民;透過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,關注共同的福祉; 並培養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,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;亦培養對自然及科技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,了解科學與科技發展對社會的影響,使他們關心及愛護周遭的環境,實踐綠色生活。
- 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,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,並發展學生的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;著重學生共通能力的發展及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,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。根據以上的主導原則,科任教師宜採用探究式學習、電子學習等作為常識科學與教的取向。
- 探究式學習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法,它能幫助學生在學習常識科時綜合共通能力、知識和價值觀。在探究學習過程中,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,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。探究學習並不強調尋找「標準」答案,因為某些時候並沒有「標準」答案。取而代之的,是為問題尋找適切的解決辦法。
- 電子學習打破空間的限制,讓學習更靈活,並將學習與科技結合,透過各種科技的輔助,提升學習成效,讓學生終身受用。
- STEM教學是透過科學、科技及數學教育推動。常識科的學習內容,包括了科學與科技教育的基礎知識。科任可在課程設計上,有計劃地連繫相關的學習元素,提供實踐機會,讓學生就著日常生活問題,設計和擬定具體及有創意的解決方案,從而增強他們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。
- 時事追擊及時事剪報: 定期推行「時事追擊」活動,加強學生對時事的觸覺和關心社會,並訓練他們生對時事作多角度思考及深入分析。
- 參觀活動:每年就課程的需要為各級安排至少一次的參觀活動,以擴濶學生的視野。
- 圖書活動:透過圖書活動與課堂活動作緊密的結合,將閱讀元素滲透正規課程中。
- STEM活動: 舉行包括STEM教育元素的課程延展活動,讓學生能夠綜合和運用已學的知識與技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