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校各科組依據教育局提供的課程指引設計校本課程的框架,因應學生的需要及能力編定核心課程及學校的課程目標。校本課程除了著重學生的知識、態度和技能外,亦著重發展學生的品德情意。各科組按其特色在校本課程設計中滲透了多元化的學與教策略,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經歷,以增進學生的學科知識,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。


各科組配合四大關鍵項目,德育及公民、從閱讀中學習、運用資訊科技、專題研習,設計校本課程。各科組已在課程中融入不同的價值觀及閱讀元素,利用數碼化學與教資源,以優化課堂的教學策略。各科組除了科本課程以外,科組與科組之間亦緊密合作發展跨科課程。教師更利用配合校本課程而設計的課程活動,鞏固及延伸學生課堂所學。


中文、英文及數學科依據核心課程,訂定學生的基礎能力標準。有關科目根據學生的能力設計分層課業,以照顧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需要,輔助學生學習。


學校利用小班教學的優勢,各科在課堂中以不同的合作學習策略提升師生及生生的互動,照顧不同學習的需要,讓學生投入課堂,教師亦有足夠空間觀察及照顧學生,同時能進行更細緻的評估活動。

學校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持續培養學生的反思學習能力,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。